秦山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地處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100%控股,秦山核電公司負責運行管理。
秦山核電站采用目前世界上技術成熟的壓水堆,核島內采用燃料包殼、壓力殼和安全殼3道屏障,能承受極限事故引起的內壓 、高溫和各種自然災害。一期工程1984年開工,1991年建成投入運行。年發電量為17 億千瓦時。二期工程將在原址上擴建2臺60萬千瓦發電機組,1996年已開工。三期工程由中國和加拿大政府合作,采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型反應堆技術,建設兩臺70萬千瓦發電機組,于2003年建成。
2015年1月12日17時,秦山核電廠擴建項目方家山核電工程2號機組成功并網發電。至此,秦山核電基地現有的9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656.4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成為目前國內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豐富、裝機最大的核電基地。
歷史沿革
一期工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工業部主導推進,于1985年動工,1991年12月首次實現并網發電,成為當時中國大陸投產的唯一一套核電機組。機組在測試運行了兩年之后,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一期建成后不久,秦山核電站又先后開工建設了二期和三期工程,并引進國外技術力量和國內地方政府資本參與建造。二期工程依然由中國自主承擔設計、建造和運營任務,采用壓水型反應堆技術,安裝兩臺60萬千瓦發電機組,于2004年建成,并正在籌劃繼續擴建。
三期工程由中國和加拿大政府合作,采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型反應堆技術,建設兩臺70萬千瓦發電機組,于2003年建成。
秦山核電站的總裝機容量為290萬千瓦,已成為中國一處大型的核電基地。
在秦山核電站所在的浙江省目前有兩座可為核電站安全穩定運行提供配套的抽水蓄能電站——天荒坪和桐柏。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位于浙江省安吉縣,安裝6臺30萬千瓦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80萬千瓦。桐柏抽水蓄能電站位于浙江省天臺縣,安裝4臺30萬千瓦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
建造標準
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它位于浙江省海鹽縣海濱的秦山。1982年選定站址,1984年開工,1991年建成投入運行。秦山核電站是一座采用壓水反應堆的工業規模的試驗性核電站,其設計電功率為30萬千瓦,年發電量17億千瓦小時??紤]到中國沒有建造核電站的完整經驗,因此,在秦山核電站的設計中,選擇的技術指標均留有較多的安全逾量,而不強調它的經濟性;控制和保護設備均設有雙重而又獨立的系統;在放射性物質處理和三廢處理及環境保護方面,不以達到標準為滿足,盡可能留有后備逾量。由于參數的選擇留有余地,在電站建成運行取得足夠經驗后,預計可提高功率10%左右。
秦山核電站占地28萬平方米。有建筑物38座,構筑物12座,各種設備約4900臺、件,各種儀表9000臺、件,各類閥門約9300臺、件。70%的設備和材料由中國自行生產。 秦山核電站共有121個燃料組件,由含不同濃度鈾235的低濃度鈾制成,全部由中國生產。動力裝置設計的主要參數見表。
從1986年起,秦山核電站開始研究擴建方案,即第二期工程。初步確定再建造兩座電功率各為60萬千瓦的壓水堆。
建設意義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大陸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地處浙江省海鹽縣。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100%控股,秦山核電公司負責運行管理。
秦山核電站工程建設自1985年3月20日開工,1991年12月15 日并網發電。秦山核電站的建成發電,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實現了零的突破。標志著“中國核電從這里起步”,同時被譽為“國之光榮”。秦山核電站的建成,標志著中國核工業的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成為中國軍轉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使中國成為繼美國、英國、法國、前蘇聯、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個能夠自行設計、建造核電站的國家。
秦山核電站于1994年4月投入商業運行,1995年7月順利通過國家驗收。秦山核電站在自2002年至2005年的第六、七、八個燃料循環內,分別連續滿功率運行331天、443天和448天,連續三次刷新國內核電站運行的最好紀錄。作為原型堆能夠達到此記錄在國際上也是罕見的。在2002年WANO性能指標綜合指數評價中,秦山核電站提前達到世界壓水堆核電站的中值水平。秦山核電站投入運行十四年來,安全穩定運行業績良好,截止到2005年12月15日,累計發電260億千瓦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為秦山二、三期的建設提供了建設滾動資金。作為原型堆核電站,在該項目立項時,就十分明確地指出了其目的是:掌握技術、總結經驗、鍛煉隊伍、培養人才。
秦山核電公司負責秦山核電站的運行和管理,積極與國際接軌,向世界同類電站的先進水平邁進,采用國際通用的核電站綜合性能指標來要求和考核核電站的運行水平,引進推行國際上先進的管理方法,不斷改善提高安全運行水平。經過十四年管理運行實踐,實現了周恩來總理提出的“掌握技術、積累經驗、培養人才,為中國核電發展打下基礎”的目標。
秦山核電公司經過十四年的運行,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核電站運行管理和檢修隊伍,保證了十四年的電站良好運行,并形成了一套有秦山特色的換料大修管理模式和豐富的經驗。
作為一家大型高科技企業,秦山核電公司擁有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約占員工總數的55%,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30多名,中級技術人員220多名。已形成了系統培訓、授權上崗、定期進行再培訓的全員培訓體系。作為國內最早的核電人才培訓基地,除為本公司培養了大批人員外,也給國家核電事業的發展輸送了許多緊缺人才。運行十四年來,為中核集團公司、秦山二期、秦山三期、田灣核電站、三門核電站等單位輸送了大批的核電技術和運營管理人才。經過十四年的安全穩定運行,秦山地區尚未發現因核電廠運行引起的放射性污染,周圍地區民眾對秦山核電站給予了良好的評價。
在謀求國內發展的同時,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參與承包國外核電工程——巴基斯坦恰西瑪核電項目的人員培訓、調試、試運行和檢修換料等工作,受到巴方的好評。同時,秦山核電公司在核安全、環保與應急、計量、后勤服務等方面具備了豐富的經驗,為積極參與國內外核電站的運營管理打下了基礎。
德睿信息發布系統項目實施完成后,秦山核電站所有的信息發布和核電站信息展示都可以通過網絡實時在屏幕上發布更新。德睿信息發布系統基于B/S架構,支持大用戶數、大并發數和分級管理,可以同時管理核電站內所有播放設備。核電站系統管理人員可通過網絡對所有的播放設備進行管理和監控。
如此,便為秦山核電站營造出了一個優越的、高效的信息服務環境。這對于整個核電站都是新穎而富有創意的,對于提高核電站信息管理和水平,培養創新人才亦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