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上外”,是新中國成立后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是新中國外語教育的發祥地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
學校前身為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上海俄文學校,創建于1949年12月,首任校長是著名俄語翻譯家、出版家、中國百科全書事業的奠基者姜椿芳。后歷經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外文專修學校、上海俄文專(修)科學校、上海外國語學院等傳承變革,于1994年正式更名為上海外國語大學。
學校是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和國際高校翻譯學院聯合會(CIUTI)亞太工作組所在地,已開設全部聯合國6種官方語文語對組合,獲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AIIC)全球最高評級,是包括港澳臺地區在內的中國唯一位列世界15強的專業會議口譯辦學機構,英漢語對全球排名第一。
截至2017年4月,學校有虹口與松江兩座校區,總占地面積約74.7公頃;學校設有21個教學院系(部),44個本科專業,使用32種語種授課,開設數種古典語言和人造語言課程;擁有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上海高校一流學科6個,上海市I類高峰學科1個,國家特色專業;有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專任教師794人,在校學生13467人,其中本科生6810人,研究生3493人,學生中有國際學生4299人。
1956年,經國務院批準,學校更名為“上海外國語學院”,增設英語、法語、德語專業,學制改為四年。當年,學校俄語專業仍招收新生,英語、法語、德語專業積極準備辦學工作,定于1957年招生。但隨之而來的“反右”斗爭擴大化,使英、法、德語專業當年的招生計劃未能實現,學校發展相對萎縮,學校不得不于1957年至1960年陸續調出相當數量的外語教師到其他高校和科研單位工作。
與此同時,山東大學等院校的學生轉來學習(1957年),上海第一師范學院外語系英語專業并入學校(1958年)。學校于1958年開辦夜校部,設英語、德語、法語、俄語4個語種,第一批學員2200人入學。同年又接受上海市委財貿部和上海市外貿局的委托,開設外貿外語系,設英語、德語、法語、日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等6個語種,其間,外貿外語系最終于1978年轉入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現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1963年9月12日,經中央批準,上海外國語學院被列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直屬教育部領導。1964年10月31日,經國務院第148次全體會議通過,由周恩來總理簽署,原黑龍江大學副校長、俄語翻譯家王季愚同志被調任為上海外國語學院院長,這是學校自1949年建校以來第一位由國務院任命的校長。這一時期,學校還新增出國留學預備人員培訓部,并與上海市教育局共建了附屬外國語學校(即上外附中)、附屬外國語小學(即上外附?。┑冉虒W部門。
1970年,學校開辦試點班,共招收學員32名(設有英語、德語兩個語種)。隨后,根據教育部的指示,學校于1972年5月正式恢復招生,從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招收了536名工農兵學員,編入英語、俄語、德語、法語、日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希臘語、意大利語等9個專業學習,學制3年。從1973年起,又增設了阿爾巴尼亞語專業。由此,上外克服重重困難,開始了教學秩序的重建和教學工作的恢復。
學校首先恢復了系的建制,重建了教研室和教學組,開放圖書館,等等。上外盡可能地為當時的工農兵學員三年專業學習提供較為扎實的系統教學與精心培養,包括開設6門;其間還組織工農兵學員走出校門“開門辦學”,將學到的外語專業知識與技能運用于實踐中。與此同時,上外還承接和完成了一些外語人才的培訓教學任務。在此期間,還舉辦了黑龍江俄語函授班、云南西雙版納英語短訓班和有1400多人參加的各類外語短訓班等。
1979年,學校的學制恢復為四年,并開始招收學位研究生,學校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規。為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學校于同年恢復出國培訓部,并成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及各類研究機構、圖書資料中心和外語考試中心等。同年又與徐匯區政府共同創辦上海外國語學院分院(現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
自1982年起,學校著手準備由單科的外國語學院向多科性應用學科外國語大學方向發展的諸種努力。1983年起,陸續增設了國際新聞、國際貿易、國際經濟法、國際會計、對外漢語、外事管理、新聞傳播與技術等新專業。1983年9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英語、俄語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1985年5月,經教育部同意,學校英文譯名由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改為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1994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學校正式更名為“上海外國語大學”,同時被列為國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同建設的首批學校之一。1996年,學校通過教育部審核,成為進入“211工程”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于2000年新建了位于上海松江大學城的新校區,本科生及研究生一年級也隨之陸續遷入。2007年1月,新校訓“格高志遠,學貫中外”正式確立。2017年9月,上海外國語大學入圍首批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上海外國語大學與德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攜手在學校部署信息發布系統,同時在學校大樓、圖書館等多處增設顯示設備。該系統可以顯示播放學校宣傳視頻、圖片信息、文字信息、自動同步天氣信息等。使得學校的信息化建設更加健全、完善。學生可以隨時通過設備了解學校的通知公告,觀看學校的教育新動向,幫助學生快速了解學習重點。學校播放的關于宣傳的視頻增強學生的校園文化意識。對于管理員來說,極大地節約了時間成本,可以通過電腦操作管理校內所有設備的使用情況,支持遠程控制設備開關機、重啟、音量調節等操作。德睿信息發布系統功能強大、操作簡單方便、適用于各個環境、與我們合作過的伙伴都給予我們一致好評。